11月20日,以“創新驅動 播種未來”為主題的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山東站)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創始人、資本創投及金融機構有關專家學者代表、山東省優質中小企業代表等700人匯聚一堂,共話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現場,山東省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發布,每年計劃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以上。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60項科技成果進行路演推介,現場落地簽約項目5項,意向投資額達1億元。
山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8萬家,每年計劃新培育1000家以上
據了解,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科學院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此次活動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上海證券交易所、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是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首站活動。

現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翁啟文就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的內容和模式進行了解讀。他表示,通過大模型精準匹配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需求,線下加強政策協同推動“金種子”項目落地實施。播種行動采用“1+N”工作模式,“1”是指播種行動主辦機構,由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地方政府組成。“N”是指各類技術成果轉化服務資源組成的創業服務集群,包括四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金融投資機構、地方科創平臺、社會組織等。“1+N”工作模式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選種、育苗、培優”全生命周期的政策、資源等保障服務。
從山東發展看,近年來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始終把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形成“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制造業單項冠軍”梯度培養體系。截至目前,山東有效期內創新型中小企業2.4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余家,有力支撐山東工業經濟連續3年增速走在全國工業大省前列,發揮全省經濟“壓艙石”和全國工業大盤“挑大梁”作用。
活動期間,山東省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發布。

“可以說,全省1400余萬戶中小微企業,支起了制造業發展四梁八柱,匯成了近10萬億GDP的半壁江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表示,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機制,首創融鏈固鏈山東模式,持續創優服務環境、加強要素保障,推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產業鏈建鏈延鏈的“主攻手”、供應鏈上循環融促的“配套專家”。山東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精準“選種”、精心“育苗”、精細“培優”,探索打造出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路徑辦法。
在精準“選種”方面,山東每年計劃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在全國創新開展“十鏈百群萬企”活動,打造融鏈固鏈山東品牌,今年已開展700多場,服務企業超過8萬家。山東突出精心“育苗”,健全包幫機制,省市縣三級對全部4萬余家規上工業企業聯系服務全覆蓋。山東精細“培優”,比如,在政策支持上,每年將為民營中小企業轉(續)貸1500億元以上,每年統籌60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實施升規納統分檔獎勵。
首次通過大模型推動科技成果精準匹配,5個項目簽約意向投資額1億元
科技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靈魂。山東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組織高校院所高質量科研成果在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轉化,力爭打造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的“山東樣板”。
此次活動舉行前,山東省廣泛組織省內2.4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8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首次通過大模型技術精準匹配,與中國科學院8.8萬項高質量專利成果對接,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在山東精準轉化落地。目前,已有1600多家企業技術創新需求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實現精準適配。

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60項科技成果進行了路演推介。現場,5個項目簽約,意向投資額1億元。比如,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分別與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金利海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梳枝丁戊橡膠在高性能輪胎中的產業化應用項目、綠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中國科學院大學張元勛團隊與青島地鐵集團,簽約納米改性無機自修復材料項目;中國科學院李翀團隊與中科健蘭(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免疫治療與再生醫學項目等。
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翟立新表示,要把科技創新“制高點”和成果轉化“融合點”有機銜接,要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將高質量科技成果應用到實踐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要以焊牢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點為核心任務,促進科技成果高效率轉移轉化。
組建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聯盟,率先探索建立培育賦能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滴灌。活動期間,針對科技金融賦能中小企業培育,恒豐銀行發布“專精特新”專屬金融服務方案,中泰證券發布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綱要,山東省科創集團發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方案;數字萬融發布了RCEP中小企業知識產權集合債ABS產品(離岸人民幣)。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工程熱物理所的低空飛行器、納米電噴、聚酰胺材料量產技術、TG30輕型高效燃氣機等科技成果亮相路演。

為了實施好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活動上,山東宣布組建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聯盟,將率先探索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賦能體系,匯聚高校院所、金融機構、服務平臺、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力量,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表示,“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是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是更加有效發揮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賦能科技成果轉化實效的有益探索。他建議,高質量抓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完善“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培育體系,引導資本、技術、金融、服務保障等各類創新要素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支持企業制造業強鏈補鏈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加快構建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用好用活“一張網”,助力中小企業走穩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讓金融“活水”滋養創新土壤,著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樣品變成產品。
本次活動持續至11月21日,圍繞智能制造、能源與儲能、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的產業需求,將開展6場供需對接活動。
據介紹,在接下來發展中,山東將全力當好“先行者”,建立健全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為中小企業提供從“選種”“育苗”到“培優”全生命周期服務,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成長壯大;全力打造“新高地”,聚焦成果轉化、資金對接、企業孵化、產業融通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精準幫扶機制、搭建特色服務平臺、加強創新支持力度,以全方位、精細化的服務,助力更多“小禾苗”長成“小巨人”“參天樹”。
記者:黃敏 編輯:俞丹 攝影:黃敏 校對: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