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記者從黔南州“富礦精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黔南州集中精力做好“磷”文章,明確以現代化工和新能源電池材料作為黔南州主導產業。截至10月,黔南現代化工產業規模企業114戶,完成產值占全州規模工業總產比重36.5%;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規模企業9戶,完成產值占黔南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12.0%。

以龍頭為引領,推進成鏈發展。圍繞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和資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電池材料、現代化工產業列入全省重點發展產業。現代化工產業依托甕福、裕能等百億級企業,構建“磷礦開采—磷酸—磷酸鹽—精細化工產品”的磷化工全產業鏈條;電池新材料產業依托川恒、盛屯等行業頭部企業,初步構建了“磷礦—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鏈條及“磷礦伴生氟資源—無水氟化氫—高純氟化鋰”氟系材料鏈條。
以項目為支撐,補齊鏈條短板。聚焦精細化工和電池新材料領域,繪制“一圖三清單”,梳理重點在建、在談、在招項目,一體化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兩大主導產業梳理在建項目37個、在談項目32個、擬招項目20個。近年來建成的重點項目,支撐我州形成了黃磷、磷酸、復合肥、磷酸鐵、磷酸鐵鋰等優勢產能,磷系產品產能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

以創新為驅動,提升技術水平。大力推動各類創新科研平臺的創建,在磷化工產品生產方面建立“技術高地”。目前培育打造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1個。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5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5戶,實現“雙一百”突破,整體排全省第3位。累計培育綠色制造企業66家,其中國家級18家,省級48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袁紹陽
編輯 孟祥可
二審 梁曉琳
三審 張發揚